【茇】字的基本信息(怎么读,拼音)

简体

繁体字

拼音

bá、

茇怎么读

笔画数

8

部首笔画

3

部首

造字法

形声

汉字结构

上下结构

五行

五笔86

ADCU

五笔98

ADCY

UniCode

U+8307

四角号码

44407

仓颉

TIKK

GBK编码

DCD8

规范编号

【茇】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解释


bá  ㄅㄚˊ
◎ 草木的根。
◎ 在草舍住宿:“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”
◎ 拔除。
◎ 古同“跋”。
◎ 姓。

【茇】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bá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本义:草木根)
(2) 同本义 [root]
茇,草根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茇,杜根也。东齐或曰茇。——《方言三》
大蓟茇如车盖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·杂志二》
(3) 草舍 [thached hut]
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甘棠》
召伯所茇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九年》
中夏教茇舍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宫·大司马》
词性变化
bá 
〈动〉
(1) 拔除 [remove]
区中草生,茇之。——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
(2) 又如:茇舍(军队芟除草莽,即于野地宿息)
(3) 用同“跋”。登山 [climb]。如:茇涉(爬山涉水。形容旅途艰苦)

【茇】字的汉语字典

汉语字典

[①][bá]
[《廣韻》蒲撥切,入末,並。]
[《廣韻》北末切,入末,幫。]
(1)草木根。
(2)木名。
(3)草名。参见“茇”。
(4)藁茇,香草名。
(5)草舍;止宿于草舍中。
(6)除草。
(7)用同“跋”。参见“茇涉”。
[②][pèi]
[《集韻》蒲蓋切,去夳,並。]
(1)苕之开白花者。
(2)飞翔貌。参见“茇2茇”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月部并母,buat
[广 韵]:北末切,入13末,bo,山合一入桓幫
[平水韵]:入声七易
[粤 语]:baat6

【茇】字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茇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026第07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蒲撥切,音跋。【說文】草根也,春草根枯,引之而發土爲撥,故謂之茇。 又茇葀,草名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攢幷閭與茇葀兮。 又草舍也。【詩·召南】召伯所茇。【周禮·夏官】中夏敎茇舍。【註】茇,草止之也,軍有草止之法。 又【玉篇】補末切,音撥。蓽茇,藥名。【南方草木狀】蒟醬生於蕃國者,大而紫,謂之蓽茇。 又【本草】藁本一名藁茇。 又與跋通。【綱目】茇涉至此,勞苦甚矣。 又【集韻】博蓋切,音沛。【爾雅·釋草】苕,黃華蔈,白華茇。 又【韻會】分勿切,通紼。竹?絙也。【正韻】又音廢。義同。

【茇】字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:

小篆 楷体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成语组词
【茇】字开头的成语:
带有【茇】的成语:
常用词语组词
【茇】字开头的词语:

意见/报错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2024 战舞网络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

粤ICP备2024311624号-4